设为首页 旧版回顾
用户名 密码 登陆 注册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-> 内容
牡丹江印象
王国庆
2018-05-09    来源: 三门峡日报 移动用户编发smxsjb至10658300订三门峡手机报,3元/月,不收GPRS流量费

    世上的江有千万条,我认为最美要属牡丹江!

    说它美,不仅是因为名字带有“牡丹”二字,更是因为它代表的一种精神、一种信仰!

    小时候,在洛阳王城公园,我看到了一本小人书《八女投江》,说的就是牡丹江的故事。1938年的一天,东北抗日联军妇女团冷云等八位抗联女战士,为掩护部队转移,在弹尽粮绝、身处险境的情况下,不愿被敌人俘虏,八位女战士毅然挽起手臂,跳进了滚滚东去的牡丹江中……

    “八女投江”的故事和刘胡兰、董存瑞、黄继光等许多英雄的故事一样,留在我童年的记忆里。后来,是一部恢宏大气的小说《林海雪原》,让我对牡丹江有了更深度的了解。

    牡丹江人说起自己的家乡,言语之间都溢满了热爱和自豪。就像小说家曲波描写的那样:“这里土地肥沃、森林茂密,冬无严寒、夏无酷暑,天公恩赐,水量丰沛,从无灾害,人们日出而作,日落而息,过着自给自足、悠闲自在的生活。”

    40年前,我参加工作,第一次来到这片黑土地上,本来分配我到牡丹江出差,由于各种原因,与这次机会失之交臂。

    今天,我终于踏上这片神奇的土地。

    我首先来到了江滨公园。这是一座北方城市,但是与许多干旱缺水的城市不同,最值得骄傲的就是它完全拥有的这条江流。牡丹江发源于镜泊湖,绵延达725公里,从牡丹江城区穿流而过,江流浩荡,从无干涸,滋润着两岸的山川土地,滋养着勤劳善良的牡丹江人民。

    江滨公园是市民们夏日休闲度假的好去处,而公园内最大的亮点,就是“八女投江”雕塑,这是牡丹江城市的核心,这是牡丹江城市的象征。

    坚硬的花岗岩基座上面,一组气势恢宏的英雄群雕屹立在蓝天白云下。女战士们有的紧握钢枪,密切监视着敌人的动向;有的横眉怒目,面对紧紧追赶的日伪军……一位指导员模样的女英雄双手抱着受伤战友的身体,头也不回,一步步向江心走去……

    说起来,我与城雕的创作者还有一段难忘的交往。

    十几年前,我受卢氏县五里川镇段宗田同学的请求,让我帮助联系制作一尊著名翻译家、文学家、教育家曹靖华先生的雕像的雕塑家。通过曹靖华的女儿,我联系到中央美术学院著名雕塑家张德华。

    张德华是山东青岛人,后到北京求学,是徐悲鸿先生的学生,她创作了许多伟人及著名作家的人物雕像。张德华教授送我一本她主导和参与创作的雕塑作品画册,其中最引我注意的就是“八女投江”雕塑,我至今珍藏着这本画册。

    今天,我专程来到牡丹江,来到“八女投江”雕像前,我看到了张德华及其创作成员的名字,深切缅怀这位老雕塑家的音容笑貌,我想,包括我自己,牡丹江的人民都会感谢这位艺术家的创作,她和她们团队的名字将会与“八女投江”英雄的名字一样,长久地留在人们的记忆里。

    到牡丹江旅游,据说最美的景区是镜泊湖,汹涌奔流的江水到了悬崖边,义无反顾地奋力一跃,跳下几十层楼高的悬崖,跌宕迸裂,卷起冲天的白哗哗的雪浪,汹涌激荡,令人惊心动魄!

    大诗人臧克家曾来过这里,写过一篇情深隽永的散文《镜泊湖》,在文章结尾写道:这湖山的景色是隽美的,然而,它是用烈士的鲜血染成的。

    “八女投江”是发生在牡丹江上的一个悲壮的故事,它为臧克家这段话作了最好的注脚,“八女投江”雕塑已不仅仅是这座城市的城雕,它还是这座城市的精神,城市的灵魂!

分享到:
作者:

相关新闻

最新新闻

新闻排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