途经渑池接受救助后离去
本报讯(记者吴若雨)近日,渑池县街头出现一名流浪人员,被相关部门救助后的第二天便坚持离开,继续流浪。据系统显示,该流浪人员已漂泊3年以上,在多个救助站登记过。
“渑池仰韶大街老电视台附近有一个流浪汉在地上睡觉,请民警同志来看看吧?”12月14日20时许,渑池县公安局城关派出所值班民警接到群众报警电话后赶往该地点。寒风中,只见屋檐下蜷缩着一名穿着单薄的流浪汉,身边只有一床破被子。民警们见状即刻将其送到渑池县中医院。
“他叫杨华峰,今年31岁,随身携带着一个挎包,里面有身份证,两件薄衣服。”12月22日,处警的城关派出所民警林枫告诉记者,该流浪人员无交流障碍,我们先把他送到了医院做了核酸检测后联系了民政部门。
据渑池县民政局社会事务办工作人员介绍,连年来,城关镇社会事务办在救助流浪人员方面,与城关镇公安、卫生部门形成联动机制,县民政局流浪乞讨救助办公室(以下称“县救助站”)人员和城关派出所民警日常巡逻中发现流浪人员后,由县卫生院或县中医院对其采取核酸检测、健康监测等措施,并留观、照顾3天左右,县救助站再对其进一步安置和救助,同时,城关派出所负责核查此人住址信息。身份确定以后,县救助站联系当地的救助站,帮助其回家团聚。
“12月15日,我们去看他的时候,他很坚定地表示不愿回家、拒绝救助。根据相关规定,我们不能强行安置流浪人员,他提出要走的要求后,县救助站给他准备了一些口罩、干粮和水,现场给他凑了100元,但他只接受了几十元并表示感谢后便离开了。”县民政局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,12月22日晚,县救助站在救助系统里看到了该流浪者的行动轨迹,到达渑池之前,他曾在山西省侯马市和三门峡市、义马市的救助站做过登记。据悉,他离开渑池后,又途经陕西省渭南市的救助站,目前到达陕西铜川市耀州区救助站。